
赴美投資潮興起 台商應妥善處理外派員工稅務規劃
隨著美國製造政策的推動,越來越多台灣科技業者赴美投資,台商外派員工到美國子公司漸成趨勢。同時也為企業的人力資源和稅務規劃帶來新的挑戰。
隨著美國製造政策的推動,越來越多台灣科技業者赴美投資,台商外派員工到美國子公司漸成趨勢。同時也為企業的人力資源和稅務規劃帶來新的挑戰。
為了保護美國企業和公民免受不公平的外國稅收政策影響,美國總統川普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對抗其他國家施加的歧視性和跨境徵稅政策。
2024年美國報稅季已經開始,個人與企業所得稅的申報、展延及繳稅的截止日期皆為2025年4月15日。納稅義務人最多可申請六個月的申報期限展延。
大陸工業用不動產低迷,台商因美關稅退出。買家難尋,急於出場,台商恐接受過度保護買家條件。會計師提醒,一旦移轉股權或無法收到價款,須謹慎交易。
根據PwC《2023全球家族企業調查報告》統計,全球有39%的家族企業曾因內部糾紛陷入經營困境。當親情因誤解產生裂痕,家族的和諧與傳承便可能受到嚴重影響。
去全球化趨勢推進,國際公司增加在美擴展業務。川普的關稅和貿易政策帶來經濟不確定性,台商考慮加大美國投資。許多台灣公司已加入聯盟,在美國投資方面互相幫助。
中國證監會規定境內企業在境外發行證券或上市時需備案,如未履行或備案不當,將面臨罰款,材料虛假或遺漏者最高可罰1,000萬元人民幣。
印尼於2025年2月中旬發布PMK-15規定,全面修訂稅務稽查程序,適用於2025年2月14日起的所有稅務稽查通知書。資誠印尼會計師鍾佳縈建議已投資印尼的台商注意該規定下的三大變革。
結婚是人生喜事,但若關係不佳可能遺憾收場。婚姻不僅是兩人的事,從結婚或離婚開始,夫妻的法律身分和財產關係會改變,牽動家族企業的股權結構、接班傳承、財富分配等權益。
PwC於國際婦女節前夕發布《2025全球女性工作指數報告》,透過職場性別平等的各種指標,包括性別薪酬差距、女性勞動參與率、性別勞動參與率差距、女性失業率和女性全職就業率,衡量OECD 33個會員國在職場性別平等的發展。
隨著川普2.0的開展,涉及美國敏感技術和高科技產品的出口管制將更趨嚴格,對高科技產業帶來新的挑戰。出口管制議題已成為台灣高科技產業在國際市場運營中不可忽略的一環。
美國總統川普在上次任期中透過關稅政策,包括對鋼鐵和鋁等進口商品徵收高額關稅,目的是為了促進美國製造業和縮小貿易逆差,但伴隨而來的全球供應鏈震盪及調整,影響台資企業管理策略及全球營運布局。
川普啟動「美國優先」戰略,簽署行政備忘錄保護美國科技公司以應對「海外勒索」。政府計畫審查並反制不利外國措施,加拿大的數位服務稅是首要關注。
PwC Taiwan於2025年2月25日舉辦研討會,探討虛擬資產對全球金融市場的影響及其監管趨勢。專家分享虛擬資產的應用、產業動態,並從法律及財稅角度分析相關議題及應對策略。
印度政府於2025年2月初發布2025/25財政年度預算案,揭示經濟成長目標及重要財政政策,如稅制優化、農業支持、科學及創新投資,及電子和電動車出口激勵。預算案經議會通過、總統批准後,自2025年4月1日起適用。
PwC Taiwan推出全新Podcast節目「稅務咖啡聽」,由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全球稅務服務會計師曾博昇擔任主持人,邀請專家分享經驗與見解,討論台灣及國際最新稅務議題。
在全球數位化及地緣政治影響下,企業加速數位轉型勢在必行。根據PwC Taiwan的調查報告,臺灣企業對數位工具的掌握度提高,應用從基礎逐漸轉向中高階。然而,AI應用仍處於萌芽期,使用率僅約一成。
PwC Taiwan在新竹北埔舉辦了2025「Explorer Camp 職前人才探索營」,吸引超過百位碩士生參加。自2015年起,該活動每年在校園舉行,旨在透過精心設計的課程幫助學生培養職場軟實力。今年為第十年,已成為冬季校園盛事。
澳門立法會於2024年12月16日通過《稅務法典》,2026年1月1日生效。新稅法採用屬地課稅原則及外地收入豁免機制,並引入移轉訂價等國際稅務概念,以促使澳門稅制與國際接軌。
數位轉型不僅需要數位升級,更要全方面的思維轉變。資誠深耕數位轉型領域,剖析超過160個數位轉型案例,發現超過八成的企業透過數位轉型顯著提升經營效率與營收。